字样。该摊位配置很简单,小桌上摆放两个塑料盒子,盒子里放着写有微信号和年龄的贴纸,以及填写信息的便签纸、笔。
据摊主“小二哥”介绍,自己是通过短视频平台发现了这个“商机”。他每天晚上8点出摊,一直到凌晨,都会有很多市民“一元加微信,一元留微信”。“小二哥”表示,盒子里的微信号和年龄来源都是真实的,一方面是网友刷到自己在短视频平台发的摆摊信息,私信留言让帮忙留下自己的微信号;一方面是市民来到现场了解后填写微信号留给有缘人。
“小二哥”表示,目前交友年龄以00后为主,少量的90后。90后的李先生花了一块钱拿到一名00后的微信号。他说自己是在短视频看到这个交友信息,“如果能脱单是最好的”。
其间,不少市民咨询更多交友信息。摊主“小二哥”直言,自己只是想为单身男女提供交换联系方式的平台,并不会对留下信息的个人进行身份核实。他也提醒交友的市民,添加的人除了性别和年龄之外,年龄、职业、样貌都是完全未知的,希望大家谨慎交友。
记者搜索发现,在武汉、长沙、大连、昆明、石家庄等城市,也同样流行起了“脱单盲盒”,换取微信方式如出一辙。
有网友质疑:这算不算贩卖他人隐私呢?这种行为合法吗?是否有泄露个人信息的风险?
对此,广西梁军律师事务所梁承勇律师表示,每位参与者都是自愿提交自己的个人信息,以一换一的形式获得他人信息,对于每一位参与者来说,不存在侵犯他人隐私以及窃取信息的问题。
而摊主也无法鉴别他人信息的真伪,一切后果只能由参与者自行承担,省钱装修看这里!这家本土口碑家!这就要求参与者要有辨别能力。
他表示,如果组织者将盲盒里的个人信息贩卖给他人,就涉嫌违法了,贩卖个人信息达到严重程度的会以出售、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罪追究刑事责任。
梁律师提醒,对于这种街头摆摊的脱单方式,有一定风险,看看就好,没有必要参与其中。
声明:本文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若有侵权请联系0776—2893950删除。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网易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当年,李海洋对何冰说:“我都29了,还没男朋友,要不,你把我娶了吧?”可话刚说出口,他就后悔了
“坐火车遇见的妹子,这睡姿一点都不拿我们当外人,原来窗内的风景也很美啊!”
微软700亿美元收购动视暴雪后索尼应战:36亿美元收购《光环》开发商Bungie
深夜突发!纳指涨逾3%,这些中概股强势反弹,特斯拉也大涨近11%,发生了什么?
Google 代码泄密! 游戏笔电未来有 Windows 以外的“新选择”?